坚持生态优先 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路子

来源:农民日报 2019-05-22 11:44 浏览量:4462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思想深刻、内涵丰富,为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生态要素齐全,平原、草原、河流、湖泊、山脉、森林、沙漠构成了一个生命共同体,在西北地区生态地位极其重要,但生态环境仍然脆弱,特别是乌梁素海水生态治理问题形势严峻。我们深刻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巴彦淖尔绿色发展的根基和命脉,而绿色发展又是推动生态环境治理的治本之策,只有两者统筹推进,才能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我们坚决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建设绿色产业集聚区、生态文明示范区、乡村振兴样板区、对蒙开放先行区、美好生活共享区,努力建成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奋力实现塞上江南、绿色崛起目标。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

乌梁素海是全国第八大淡水湖,也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湿地,对保持西北地区生态平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大量城镇污水、工业废水和化肥农药残留排入乌梁素海,加之补水不足,面积从建国前的800平方公里缩小到目前的293平方公里,水体污染加重,生态功能退化,威胁黄河安全,成为巴彦淖尔最大的生态隐患。近年来,在国家和自治区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实施了生态补水、控源减污、修复治理、资源利用等工程,湖区整体水质达到地表水五类,局部区域水质达到四类,但影响湖区生态的关键因素还没有得到根本治理。治理好乌梁素海是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发展绿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基础。对乌梁素海而言,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办法在全流域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

2017年以来,我们以乌梁素海为重点,坚持系统思维、综合施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要素治理。在上游实施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阻挡泥沙流入黄河、侵蚀河套平原;在河套平原建设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推行绿色生产,减少对乌梁素海的面源污染;实施城镇、工业污水“零入海”工程,消除点源污染;实施乌拉特草原、乌拉山受损山体治理修复工程,提高植被覆盖率,涵养水源,提高乌梁素海自然补水能力。为从根源上彻底解决乌梁素海生态隐患,我们坚持多点发力、同步推进。点源治理方面,强力推动点源污水“零入海”工程,加快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做到城市建成区和工业园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彻底斩断点源污染;面源治理方面,在乌梁素海流域农牧业生产过程中,大力开展控肥、控药、控水、控膜四大行动,推广使用有机肥、低毒农药和可回收地膜,逐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内源治理方面,实施入海前湿地净化、网格水道、芦苇加工转化、底泥制有机肥、生态补水等工程,持续改善湖区水质。同时,启动实施总投资56.78亿元的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项目,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撬动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合作,按照工程质量好、工程进度好、资金配套好、财务审计好、廉政建设好、产业发展好的目标要求,高标准实施、高效率推进、全过程监管,建成全区乃至全国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样板和示范。

以“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全力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巴彦淖尔地处北纬40度农作物种植黄金纬度带上,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水土光热组合条件得天独厚,河套灌区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区,绿色农牧业资源优势是最大的发展优势。但长期以来,农畜产品品牌“小”“散”“乱”,“河套”名声在外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开发。为此,巴彦淖尔把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作为第一战略,全面打响“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巴彦淖尔总部基地、呼和浩特旗舰店即将建成投用。9家企业28款授权产品产销两旺,成功打入香港、北上广深等高端市场,“天赋河套”品牌价值在去年全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排名第二的基础上,仍在持续攀升。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全力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集聚各类先进生产经营模式和平台载体,引进美国金伯利农庄建设示范基地,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壮大中粮、首农、圣牧高科、恒丰、兆丰、旭一牧业等一大批龙头企业,推动现代种养殖业、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旅游文化、电商物流等产业快速发展。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农牧业垃圾处理技术模式,全市统筹、打破行政区域,引进大企业集中处理畜禽粪污、垃圾污水、农作物秸秆等,制作有机肥、沼气,垃圾发电,通过变废为宝,促进环境改善、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

深化对外合作,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开放水平

近年来,巴彦淖尔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加快构建边境有口岸、内陆有保税物流中心(B型)、对外有班列,北开南拓、东联西进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为发展外向型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2018年,开通了内蒙古首列农产品中欧班列,保税物流中心(B型)通过验收,甘其毛都口岸过货量1908万吨,贸易额245亿元,海关税收35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成为全国对蒙过货量最大的公路口岸。我市籽仁、番茄和脱水菜三个基地已被确定为农产品领域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出口葵花籽(仁)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国家级出口番茄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为农产品出口由大转强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巴彦淖尔已与“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和地区中的40个开展了经贸往来合作,特别是农产品出口五大洲93个国家和地区,贸易额34.5亿元,连续10年居内蒙古首位。这意味着,每一分钟就有7000多元的河套农产品走出国门。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快推进中蒙国际矿能合作试验区、国家级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合作平台建设,大力推动进口资源就地精深加工转化,不断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高效、绿色环保的物流通关环境。同时,推动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营,不断提高保税物流中心(B型)运营水平。积极争创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鼓励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在境外设立海外仓库和营销平台,让更多的优质农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让“天赋河套”实现全球共享。

排行

一月 一周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