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武汉每天的医疗废物产生量比以往高出几倍,如果医疗废物不进行无害化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25日,在央视新闻《共同战“疫”》直播中,总台记者走进武汉江夏第一人民医院,探访启迪环境医疗废物的处理流程。
据医疗垃圾应急处理点负责人启迪环境工作队队长赵燕妮介绍,平常从病区收集的医疗废物需要送到医院的暂存库,暂存库有处置中心,由专业团队拉到处置点处理。但武汉现在的运输能力和终端处置能力吃紧。在这种情况下,病区出来的医疗垃圾,通过医疗废物应急处理系统就地实现无害化处理,切断二次污染的途径。
医疗废物进场后,1分钟内进行二次消毒;黄色医废桶及直接接触医废相关容器表面、墙面环境,每3小时消毒1次。 消毒后的医疗废物桶放在医废暂存区,按批次进行应急处理。 每批次处理过程6个环节80分钟,将医疗废物就地无害化。 医疗废物应急处理系统包括上料、进料、灭菌、出料、输送、卸料六个环节。从上料到卸料,整个周期80分钟左右。工作人员一次推一桶医疗废物到上料工位,经过自控系统的提升、翻斗,废料倒入灭菌小车,进到医疗废物灭菌器。 高温灭菌舱内温度需达到134℃以上,工作压力0.23兆帕,高温蒸汽灭菌过程规定每批次处理必须持续此温度45分钟以上。 灭菌是整个系统最核心的环节。废料处理达标后出料,换到运输工位上,放到一个密封的塑料袋里,平移到卸料工位。处理完的医疗废物同生活垃圾一样,专函、专车、专人清运,清运每一批垃圾时,环保局会给环卫系统一发函,双方签字交接,整个过程都是可追踪的。处理过的垃圾都是一桶一函,由环卫系统拉到垃圾焚烧处理厂,直接做终端处置。 每24小时能处理约20-24批次,每批次约2-3桶医疗废物。目前统一核算标准为每桶240升约合22.4公斤,每天最高核定处理总量约为1.5吨。 在这种特殊时期,只要是疫情区域内产生的垃圾都属于医疗废物,涉及到医务人员的防护服,病人的衣物、被褥、毛巾,以及病区的盒饭等,都要按这个途径处理。 移动厂区(移动设备)约占地50平方米,分为待处理存放区(30平方米)、医废消毒设备区(5平方米)、安全垃圾存放区(30平方米)、安全隔离区(10平方米)、工作生活区(15平方米)5个主要区域,物流通道不小于1.2米,工作行走通道不小于0.8米。此移动系统从安装、调试到点火,仅需要48小时,设备的一次整体移动只需要4-6小时。 医疗废物应急处理系统相当于一个小工厂,把所有的设备、功能集合到一个集装箱里边,哪里需要,就可以在哪里使用。可移动的医疗废物处理系统,既能及时处理医疗废物,同时在运营管理方面也更有优势,有效地解决了当下大量医疗废物产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