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固废污染防治,在沪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形成报告

来源:澎湃新闻 2022-03-15 14:12 浏览量:4168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一环。2021年,上海市全国人大代表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实施情况”为主题开展年度专题调研,形成一份扎实可靠的调研报告。

2022年全国两会前夕,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召集人之一丁光宏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调研组聚焦《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废法》)的落实,足迹遍布上海市域,全种类覆盖调研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工业固废、农业固废、城镇污水厂污泥、可回收物等固废有关情况。

这份调研报告全面梳理总结了上海固废污染防治工作和特色,并提出多项具有普遍性、创新性、实操性的建议,力图推动中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迈入新阶段。

上海:形成各类固废的全过程管理体系

调研报告显示,上海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和农业固体废物等各类固体废物均基本实现安全利用处置,各类固废的全过程管理体系已基本形成。

让丁光宏印象深刻的事情很多,其中包括具有上海特色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效显著,涉疫情医疗废物做到“日产日清”,形成了具有特大型城市特点的固体废物治理模式。

数据能够说明问题。2020年,上海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132.9万吨,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实现了同比分别增长57%、320%、27%以上,干垃圾处置量同比下降20%,生活垃圾分类“三增一减”成效持续提升。

在“无废城市”框架下,上海生活垃圾填埋量显著降低。生活垃圾处置已转变为分类后进行焚烧能源化利用和资源化利用,2020年生活垃圾填埋量同比2018年下降了82%。

上海形成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体系。调研报告显示,目前工程渣土和工程泥浆以规范消纳为主,废弃混凝土附加值高,主要进行资源化利用,装修垃圾和拆房垃圾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在分拣后分类进行利用处置。

在医废处置方面,上海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多、分布广,新冠疫情又带来高风险的卫生涉疫情医疗废物,上海一方面以“定人、定车、定时、定线”和“白+黑”分级分类收运模式,实现常规医疗废物和涉疫情医疗废物及时高效收运全覆盖,“日产日清”。

另一方面,对标国际最高标准,2021年初上海建成投产了老港240吨/天的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设施,采用AGV机器人系统、集中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医废零排放,烟气、污水等各项污染指标排放值远低于欧盟2010标准。上海的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100%。

在上海,旅游住宿业不主动提供客房“六小件”等一次性日用品,餐饮服务单位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用品,这些已成为日常。同时,电子商务、外卖等新业态的一次性塑料制品治理也在积极推进。2020年,上海市快递电子运单全覆盖替代传统“五联单”,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80%。

经验:多方共治的全社会参与模式

2021年5月上旬开始至8月底,专题调研组通过深入一线走访、座谈,最终在调研报告中分析、梳理了多项落实《固废法》的经验。

调研报告强调了政府和市场分工合作关系的重要性。调研发现,政府通过专项资金补贴、促进和鼓励前期回收行为,在提高低附加值可回收物回收率的同时降低了企业投入成本,吸引了一批企业进入循环产业链建设环节。随着企业发展和市场的逐渐稳定,再动态调整不同种类废物补贴价格,逐步退出回收站点的补贴。

比如,对农田秸秆的回收打包补贴政策,在上海郊区吸引了一批食用菌菇种植生产企业,由于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企业自行拓展了回收范围,包括绿化修剪的残枝和废弃木材、木料等,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提升了区域固废的回收利用率。

“上海有大量的行道树、景观植物,每年都有修剪,或者有时树木被台风吹倒了,这些残枝废弃物,如果一味焚烧的话无法产生价值,还会提高处置成本。”丁光宏说,调研发现,一些回收企业把树枝进行处置,用培养基来栽培蘑菇,效益很好。“现在超市很多蘑菇就是这样种植的,不单单供应上海市场,甚至还在供应出口,这样的回收处置解决了很多问题。”

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上海形成的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共治的全社会参与模式,值得借鉴。

2019年,上海制定全国首部生活垃圾管理地方性法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后,政府部门出台了46项《条例》配套文件,辅助和细化法规实施。同时,相关社会企业也加入进来,持续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能力,建设了一批标准化回收站点。再加上全方位的宣传动员,在公众层面,上海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体系。

调研组还强调,建立系统规范的监督监管体系同样至关重要。比如在危废方面,以管理计划、转移联单、许可制度为核心,将全过程管理要求纳入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危险废物从产生到处置、管理与执法、地方到国家信息贯通的全过程闭环管理体系。

建议:探索适用于回收行业全产业链的税收优惠安排

从政策标准、能力建设和产业落地、制度保障等多个层面,调研组对实施《固废法》提出具有普遍性、创新性、实操性的建议。

调研报告指出,税收优惠方面,应着重探索适用于回收行业全产业链的税收优惠安排,降低行业整体税负,增加回收行为的积极性,建立有效的回收体系。监督执法方面,建议考虑不同区域统一裁量基准的设定,推进区域联防联治工作顺利开展。

研究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值得相关部门重视,调研组建议,综合运用税收、绿色金融等多种手段,出台产废单位源头减量和产业协同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激励政策。通过用地政策、行政审批简化、信贷扶持、税收优惠、专项资金补贴、资本市场融资等手段,加大对资源回收产业的培育力度,加大绿色环保企业直接融资上市的支持力度。

调研组还建议,研究建立健全产业准入的主体责任制度,在各地发展产业的同时,要兼顾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利用处置,前瞻性部署相关利用处置配套能力,确保相关产业新增固废实现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

相关部门和企业还应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调研组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在可再生产品、绿色环保新材料、高效回收技术、资源化利用技术等方面,加大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

此外,调研组还建议从技术可行性出发,推进不同条线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共建共享,发挥处置设施的最大效能。在固体废物治理数字化规则体系建设上,应推进建设基于行业主管部门需求、各部门数据共享联动的“一网统管”固体废物数字化监管平台。

排行

一月 一周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