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废城市”试点满2年,你身边的各种垃圾去哪了?

来源:南方网 2023-07-14 14:25 浏览量:1795

一座城市,承载着无数生活的梦想,也负担着发展产生的废弃物。

它们单个渺小,聚集却成围城之势。如何处理废弃物,考验着每座城市的治理智慧。

2021年,广东开始试点“无废城市”建设。7月14日,2023年全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暨领导小组会议召开,试点已满2年,广东“无废城市”建设情况如何?你身边的各种垃圾又去哪了呢?

“无废城市”并非不产生废物

“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这里很容易有理解误区,将“无废城市”等同于不产生废物的城市。

实际上,“无废城市”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目的是实现整个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达到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结果安全。

围绕固废五大领域已部署263个重点工程项目

广东的“无废城市”建设经历了怎么样的过程?

2021年2月,《广东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发布,确定珠三角9市、梅州市、信宜市作为试点,拉开“无废城市”建设序幕。以2023年底为时间节点,力争凝练出珠三角经济发达区域和粤东粤西粤北“无废城市”建设模式和经验。

到2022年4月,珠三角9市全部纳入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再到2022年6月,深圳在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中工作成效显著,打造出超大型城市“无废城市”建设样本,获得生态环境部2000万元专项财政资金奖励支持。同月,《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建设“无废”湾区,要求探索“无废城市”区域共建模式。

截至目前,珠三角9市以及梅州市、信宜市均印发“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全省围绕固废五大领域共部署重点工程项目263个,总投资超700亿元。

顶层设计:“无废城市”四大体系逐步完善

“无废城市”该如何推进?在2年多时间里,广东通过顶层设计、构建市场、技术帮扶、监督管理四方面,逐步建起制度体系。

今年3月1日,《广东省建筑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全国第一部省级建筑垃圾管理地方性法规,对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全过程管理、综合利用等作出规定。至今,广东已制定《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方案》《广东省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2022—2025年)》《广东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构建各类环境基础设施体系。

在此基础上,全省积极构建有效市场,促进固废产业发展。

一方面探索多元化投入渠道,近年来广东依托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专项资金投入超过1.5亿元,包括支持试点城市完善实施方案,开展“无废细胞”工程建设等。同时,金融机构创新各种绿色金融产品,全省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截至去年底,广东地区(不含深圳)有615户企业享受“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办理增值税退税达16.9亿元。

另一方面,广东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并打造危险废物处置交易平台。在环境高风险领域依法推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截至2022年10月,辖内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33.7亿元,同比增长30.09%。

在治理技术上,广东依托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等组成5个技术帮扶组,每季度针对全省“无废城市”试点城市开展“一对一”帮扶。

此外,广东还构建起齐抓共管监督体系,开展“废弃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废物风险集中治理省级专项督导”“打击珠江口海域违法倾倒垃圾”等联合执法行动。

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初步建成新能源车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无废城市”建设强调源头减量和资源循环利用。

在工业领域,广东加快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坚持绿色生产,降低工业固废处置压力。其中,围绕家电、建材、机械、汽车等特色行业,全产业链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304家、绿色设计产品1075种、绿色工业园区11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59家,广东国家级绿色制造名单总数居全国首位。

同时,绿色矿山的建设思路由“创建”转变为“达标”,实行清单动态更新管理机制,截至去年10月,全省达标绿色矿山达到326个。

另外,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能力显著提高。2019年以来,全省累计投入2.22亿元推动58个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项目落地,新增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能力2814万吨/年。

此外,针对近年火热的新能源产业,广东初步建成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全省已建成回收网点1523个,2022年1月—10月,全省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量约3.7万吨。

农业废物综合利用: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0.5%

广东农业同样遵循绿色发展之路。

针对秸秆、粪污等的资源化利用稳步推进,全省设立7个秸秆利用项目县及14个以上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98%。同时,推广应用“沼液+水肥一体化”等沼液还田技术模式,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0.5%。

对于农药包装废弃物问题,广东逐步建立由农药使用者、农药经营者和县级回收站组成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目前,共建立分类回收站(点)22258个,已有3790家农药经营门店通过省农药数字监管平台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电子台账。

生活垃圾分类收处: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场)超150座

我们身边的生活垃圾,也在“无废城市”创建中找到去处。

目前,广东正分区域分层次推进垃圾分类,各地市城区约2.2万个居民小区开展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89%。

同时,为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在“十四五”期间,广东规划建设30座焚烧处理设施,目前已建成17座,在建4座。全省现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场)155座,总处理能力16.2万吨/日,生活垃圾焚烧占比81%,10个地市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建筑垃圾规范管理:全省总消纳容量约1.49亿立方米

除生活垃圾外,建筑垃圾也一直是困扰城市的难题。

广东首先提升处置利用能力,全省现有建筑垃圾消纳场37个,总消纳容量约1.49亿立方米。并且,建成资源化利用项目168个,总设计处理能力约1.14亿立方米/年。

今年,随着《广东省建筑圾管理条例》出台,广东建筑垃圾管理水平不断加强,目前全省初步建立建筑垃圾跨区域平衡处置监管平台,并开展建筑垃圾违规处置专项整治、安全生产排查整治和技术指导,全省逐步规范建筑垃圾管理。

如今,绿色建筑加速推广,广东城镇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占比达75%,建筑垃圾产生量也从源头逐步减少。

危废处置能力提升: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能力显著提升

在无废城市建设中,危险废物又尤为特殊,更需安全处置。

广东首先在处置能力上发力,目前全省核准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达1140万吨/年。

此前,广东铝灰渣处置能力不足。后来,各地陆续有序增加常规处置设施至21个,处置能力达80.79万吨/年,实现从应急处置到常规处置的平稳过渡。

同时,在监管上,以信息化推动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并以重点行业危险废物专项整治、废弃危险化学品产生企业为重点,组织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另外,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能力显著提升,目前全省共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22个,核准处置能力620吨/天,储备应急处置设施44个,应急处置能力3649吨/天,能保障全省医疗废物安全处置。


排行

一月 一周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