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民企携手打造循环经济的“东莞模式”

来源:中国环境 2023-08-25 09:33 浏览量:1685

走进广东东莞高埗唯美陶瓷博物馆,作为东莞工业旅游示范点,这里各种各样的陶瓷砖产品一应俱全,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这些精美的工艺品实现废料回用,原料既有陶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也有外部回收的建筑工地渣土、尾矿渣。使用再生资源材料代替传统的泥料、砂石,可以减少矿山、矿床开采,消化陶瓷行业等领域工业固体废物,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动东莞“无废城市”建设。

作为国际制造名城,东莞具有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十分良好的工业旅游基础。近年来,东莞坚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齐头并进,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打造循环经济的“东莞模式”。

加快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东莞市海心沙资源综合利用中心绿色工业服务项目最后两期相继竣工验收,虎门港危险废物处理中心项目正式生产运营,7个废机油收集中转点规划建设……

“这些项目的建成和运营,对东莞发展循环经济、建设‘无废城市’起到积极作用。”东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东莞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着力探索具有东莞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路径。

东莞是制造业大市,目前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企业超过6万家,一般工业固废产生量701.5万吨/年,危险废物产生量62.99万吨/年,另有建筑垃圾产生量为2536.65万吨/年,生活垃圾产生量为505.55万吨/年,农业废弃物产生量为4.89万吨/年。

循环经济是以“取—制—取—制”的循环生产模式替代传统的“取—制—废”线性增长模式,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以“无废城市”建设为契机,东莞系统谋划、统筹布局,扎实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全方位打好“治废”组合拳,加快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在绿色工业方面,东莞建成海心沙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创建20家绿色工厂、24个绿色设计产品、1个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636.8万吨/年,综合利用率为90.8%,利用种类为粉煤灰、炉渣等,主要利用方式为再生资源回收和建材制造。危险废物收集处置能力提升至113.6万吨/年,基本实现全市危险废物处理无压力。

生活垃圾的产生非常广泛,为此,东莞构建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分类处理“四个链条”的生活垃圾收处体系,并建成5个环保热电厂项目,五个环保热电厂最大焚烧处理能力达到14250吨/日,厨余垃圾总处理能力达1350吨/日,大件垃圾处理能力达750吨/日,园林垃圾处理能力约达900吨/日,实现日产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

另外,东莞建成28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总设计产能达到2845万吨/年,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46%,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超31%。建成农药使用者、农药经营者二级回收体系,农药包装废弃物无害化处置率100%;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保持100%,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达99.94%。

循环经济蓬勃发展,预计在2025年,东莞将建成固废产生少、回收利用多、填埋量趋零的国家“无废城市”。

国有企业发挥在循环经济中的支撑作用

海心沙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是全国首批50个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之一,也是广东省第一个、目前唯一一个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按照东莞市委、市政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营”要求规划建设。由东莞市属国有企业东莞实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广东东实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运营。

目前,海心沙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每年可处置200万吨固体废物。其中,可处理危险废物38大类共33.459万吨/年。危废处理能力约相当于东莞市当前危废产生量的80%,配合东莞已有的危废处理设施,基本满足全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需求,有效降低产废企业将危废外运出市处置的安全风险和运输成本。

为解决废矿物油资源化问题,东实环境深入研究废矿物油再生技术,启动了相关处理设施建设。经预处理去除废矿物油中的明水、机械杂质,再经多级减压蒸馏与分子蒸馏,然后产出毛油,最后经过精制成为润滑油基础油运出外售。整个工艺克服废矿物油杂质多、易结焦堵塞的缺点,是废矿物油再生技术的代表。

当下,东莞全市危险废物利用能力集中在利用价值较高的含铜蚀刻废液和含铜含镍污泥,危废处置能力结构性失衡问题较为突出。为解决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能力与产生情况不匹配问题,东实集团充分发挥国企优势和担当精神,兜底收运处置处理难度大、利润低的危险废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东实集团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和技术,致力将海心沙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打造成为国内顶尖环保产业项目。该基地集废物处置与利用、环保技术研发与转化、环保产研教等为一体,可在基地内部最大限度地实现水、电、蒸汽、天然气等四类资源循环利用,并将处置废物过程产生的炉渣、飞灰、臭气等三类二次污染物全部实现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实现资源循环使用与污染物的良好协同处理。同时,基地通过优化总体布局,创新立体结构设计,实现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另外,东实集团立足东莞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聚焦科技创新与先进智造,着力打造市政固废综合服务、工业固废综合服务、城市环境综合服务三大产业集群,依托海心沙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作为处置终端,充分发挥基地“组件式环保设施集成系统”的格局优势,成功打通工业固废、生活垃圾、厨余垃圾收集处置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以打造“无废城市”为基础,以助推产业升级为方向,以建设优美环境为使命的环保行业领跑者。

民营企业参与发展循环经济

提起生活垃圾,人们常常会联想到臭气熏天、脏乱不堪,但生活垃圾也可以变废为宝,进行资源化利用。东莞粤丰环保电力有限公司所管理的东莞市区环保热电厂或许能回答大家关注的问题。

坐落于水濂山旁的东莞市区环保热电厂,厂区无异味、无噪声,原为封场的垃圾填埋场中的部分陈年垃圾被挖出焚烧,并进行复绿、修葺,打造成对外开放的山体公园,让市民零距离感受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优美环境。东莞粤丰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行业标杆企业,车间布置双层隔音玻璃,汽轮机加装隔音罩,冷却塔增加绿化墙;封闭式垃圾运输通道可有效防止臭气外逸。烟气排放指标按照环评要求全部达标排放,大部分指标优于欧盟标准;渗滤液处理达标后厂区内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

东莞粤丰一共有三个项目,分别为市区项目(3000吨/日)、横沥项目(5100吨/日)、麻涌二期项目(2250吨/日),各项目共处理垃圾量占全市总量80%左右。另外,东莞粤丰垃圾焚烧发电替代燃煤发电,每年约可节省标准煤燃烧72.6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8.85万吨。

在东莞,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6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80%以上的创新成果。循环经济领域,民营企业同样举足轻重。近年来,东莞积极支持民营企业把循环经济纳入其长期经营战略,推进固体废物处置基础设施建设,以较小发展成本换取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批民营企业的加入为循环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污泥中含有近40%的有机生物质,所以也被视为一种生物质资源。东莞市塘厦林村污泥处理项目由东莞市泽源能源有限公司运营管理,每年资源化处理市政污泥逾10万吨。该项目采用低温负压干化技术制成的生物质燃料颗粒能最大限度保留污泥中的有机质,这些生物质燃料可作为燃煤电厂的替代燃料。

园林废弃物方面,在东莞首个固体废物综合治理中心——中汇(东莞)循环经济示范利用中心,这里日处理园林废弃物可达300-500吨,资源化利用率可达100%。通过对园林废弃物进行综合破碎,然后运送至生物质电厂作为生物质燃料,经过焚烧回收热值发电,有效缓解园林废弃物处理问题。

用于治理VOCs的活性炭也可以再生循环利用。广东兴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废活性炭回收利用的环保科技型企业。该公司通过成熟的回转炉热再生技术将废活性炭“吃干榨净”,废活性炭年处理量可达9800吨,可年产再生活性炭7147吨,吸附指标可恢复至95%以上,从源头减少危险废物产生。

为使一般固体废物最大程度减量,东莞金洲纸业有限公司,一家以废纸为主要原料的包装纸生产企业,其建设的废渣能源化综合利用项目,日处理造纸产生的轻渣、浆渣、污泥800吨;同时,在处理固体废物过程中产生的蒸汽还可以用来发电,年节约标煤1978.64吨。

固体废物“吃”进去,再生资源“吐”出来。当下,绿色发展已成为我国新征程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东莞越来越多民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设备改造,持续开展产能转换、能源替代,主动向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友好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转型,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排行

一月 一周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