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因水而兴,因稻而富,因米享誉。多年来,管理局在发展现代化大农业进程中,不忘初心,始终坚持打造生态、循环、科学、高效的农作物种植生产模式,坚持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2017年,建三江管理局粮食总产128.8亿斤,各类农作物收获后产生的秸秆量达600万吨以上。这么多的秸秆如果丢弃在田间地头,浪费的不仅仅是资源,对农业发展、环境保护等也会产生不良影响。为寻求更好的解决途径和办法,管理局通过招商引资、政策宣传,让一些优质的环保企业入驻本地区,实现秸秆回收再利用的价值。
筑巢引凤变废为宝
2018年2月7日,随着第一批环保肥料在前进农场顺利生产,标志着建三江管理局首个利用秸秆综合再利用技术生产出生物质炭基复合肥项目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
“首先把秸秆制成生物质颗粒,然后通过碳化技术,将生物质秸秆颗粒利用低温慢速热裂解的技术,生成有机质炭、生物质炭,将这种碳和三大肥料掺合在一起,制成炭基复合肥。”九州方圆生物质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姜洪生介绍说。
这种生物质炭基复合肥与以往的肥料最大的区别,就是可以降低秸秆腐解当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对农作物的毒害。同时,通过高温和炭化处理,消灭了有害的病菌和虫卵,在作物栽培、植保、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打造从田间回田间的循环产业链生产模式,一直是农业种植所要达到的最理想模式。2017年以前,建三江管理局党委班子开始着手寻求引进合适的环保企业来解决目前秸秆再利用问题。管理局主要领导通过走出去,到企业内部进行参观、考察,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洽谈、交流,最终选定与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合作。
“希望依托企业先进的秸秆生物质综合循环利用技术,结合垦区资源特点、市场需要和良好的发展理念,打造绿色产业战略合作布局,实现优势生产,共赢发展。”建三江管理局党委书记陶喜军在双方项目签约会上说。
企业将厂址选在建三江管理局,也是看重建三江地区丰富的粮作物秸秆和稻壳资源,通过采用三聚环保专有技术,利用秸秆炭化后生产秸秆生物质缓释炭基肥,实现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循环利用。预计项目正式投产后,年处理农作物秸秆颗粒3万吨、稻壳6万吨;年生产生物质炭基肥5万吨、土壤改良剂5万吨;每年可消耗近20万亩地的水稻秸秆;实现年销售收入2亿元,利润超过5600万元。
秸秆产能综合利用
如何吃干榨净秸秆价值,让处理秸秆的良好愿景在现实中“落地”,是各级农业部门一直在探索和实验的课题。如今,在建三江管理局,稻草等秸秆除了生产加工成肥料,在其它领域,也是一种很好的原材料。如利用秸秆发电、生产可燃气、活性炭等。
几年来,建三江管理局通过项目招引和政策扶持,在全局建起了多个环保产业项目。仅前进农场生物质发电厂每年就可消耗秸秆达到近20万吨,利用这些秸秆,年可发电两亿千瓦时,可供应4000户居民的生产生活用电,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5万吨。同时,电厂将秸秆燃烧后产生的炉渣进行再利用,进一步完善农业循环产业链。
不仅如此,管理局积极引导一些环保企业,有序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水稻、玉米秸秆、稻壳这些生物质资源,逐步建立起稻壳、秸秆发电、稻壳棒加工厂等环保型企业,让秸秆、稻壳等资源得到有效充分再利用。2018年,管理局全面加快用生态引领农业步伐,打造“绿色建三江”发展理念。进一步落实《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意见》,严格执行“秸秆禁烧令”,通过“五化”处理,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因势利导保障供应
秸秆再利用,关键在回收。以往秸秆综合利用模式之所以难“落地”,究其原因就是回收的“最后一公里”被卡住。近几年,建三江管理局通过广泛宣传循环生态农业的好处,积极引导广大种植户摒弃以往秸秆烧荒和直接丢弃等污染环境的做法,倡导科学回收、综合利用秸秆,逐步转变种植户的传统思维,目前已取得成效。
蔡昌峰是前进农场第六管理区种植户,2017年秋收以后,他家地里残留的水稻秸秆就不用自己处理了,而是有专门的人力和机车来帮他清理。“管理区帮我们联系了秸秆打包机,我的300亩地两天就能把秸秆处理完毕,地不但清理干净,而且还省时省力。”蔡昌峰高兴地说。
为使秸秆顺利回收,管理局要求各农场建立完备的秸秆回收体系,积极协调回收企业与广大种植户顺利达成秸秆收购协议,通过一些秸秆回收企业和个人,将秸秆回收工作规模化、商业化后,使秸秆从打包到运出田间实现全程机械化,不但作业效率快、标准高,作业后的地块还可以直接翻地,加快黑色越冬进度,这样不仅让秸秆保质保量回收,同时也为种植户额外增加了一份收入。而且通过综合利用项目,秸秆也从以往被焚烧的废弃物变成了现在的“香饽饽”。
“天蓝、水清、地沃”是建三江的一块金字招牌。2018年,建三江管理局播种面积1132万亩,占黑龙江垦区的1/4。在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中,建三江管理局党委继续坚持环保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把“农头工尾、粮头食尾”与做好“三篇大文章”相结合,坚持发展一产与二三产业融合相结合,继续引进秸秆再利用的环保产业项目,以秸秆、稻壳等生物质为原料,加大秸秆回收力度,为环保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料,进一步保护环境,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