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宏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教研室主任)
8月15日,我们迎来了首个全国生态日,标志着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近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指出,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从白山黑水到南海之滨,从逶迤秦岭到葱茏红树林,深化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认识,推进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还需要在三方面下功夫。
坚持理念先导,筑牢美丽中国建设的生态根基。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来谋划发展。树立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历史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原则、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理念、贯彻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根本宗旨,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打下牢固的生态根基。
加强顶层设计,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
制度保障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建立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全面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深入实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河(湖、林)长制、排污许可制度、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等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四梁八柱”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等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得以修订。
统筹战略部署,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在推进绿色发展过程中,处理好政府与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要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时要发挥好政府作用,利用政策制度约束资本市场对环境的破坏,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继续发挥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作用,总结运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建立实施以来的成果和经验,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抓紧研究制定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久久为功,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中国贡献。